2023年12月31日 星期日

常在我裏面的,我也常在他裏面

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裏面的,我也常在他裏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做甚麼。(約翰福音 15:5 和合本)

願你我更多的與主合一,遠離世界的誘惑,阿們。

2023年12月30日 星期六

總要趁著還有今日,天天彼此相勸

來3:12-13 弟兄們,你們要謹慎,免得你們中間或有人存著不信的惡心,把永生神離棄了。總要趁著還有今日,天天彼此相勸,免得你們中間有人被罪迷惑,心裡就剛硬了。

願上帝帶領我們教會,建立各種團契,得以肢體之間彼此相勸、互相建造、奔走天路,阿門。

2023年12月29日 星期五

你要和我同受苦難,好像基督耶穌的精兵

你要和我同受苦難,好像基督耶穌的精兵。凡在軍中當兵的,不將世務纏身,好叫那招他當兵的人喜悅。(提摩太後書 2:3-4 和合本)

過去在部隊服務時,軍隊會管制使用3C,為了就是避免軍中的機敏資訊外洩,軍隊有軍紀,標準與外面不同也嚴格許多。我們成為基督徒,也應與世界分別出來,雖然我們活在世界中,但要以上帝的標準生活,不能與這世界隨波逐流。這世界不接受主的光,我們是光明之子,必然承受苦難。我們雖為主受苦,當我們定睛仰望主時,我們得著主裡面的自由與喜樂。願我們常在主裡面得著自由與喜樂,阿們。

2023年12月28日 星期四

如今向他的聖徒顯明了

這道理就是歷世歷代所隱藏的奧祕;但如今向他的聖徒顯明了。 (歌羅西書 1:26 和合本)

教會的牧者、教師的責任,是將神的道透過「諸般的智慧,勸戒各人,教導各人」,盼望「把各人在基督裏完完全全地引到神面前」(歌羅西書 1:28 )。因此,我們每個人最重要的是要來到神面前,牧者、教師僅是協助的角色。信仰是個人與神之間的關係,上帝必然會將自己顯明在每個真實信靠祂的人的心裡。我們不能在信仰的道路上,總是想等人餵養,卻失去自己吃靈糧的能力,願主幫助我們,阿們。

2023年12月27日 星期三

有信基督的義,就是因信神而來的義

並且得以在他裏面,不是有自己因律法而得的義,乃是有信基督的義,就是因信神而來的義 (腓立比書 3:9 和合本)

雖然已是基督徒,但每天遭受老我的暴力拉扯,這是真實的生活寫照。願主增添我信心,得以得著因信神而來的義,而常在祂裡面,阿們,

2023年12月26日 星期二

是神的道; 靠着聖靈,隨時多方禱告祈求

所以要站穩了,用真理當作帶子束腰,用公義當作護心鏡遮胸, 又用平安的福音當作預備走路的鞋穿在腳上。 此外,又拿着信德當作盾牌,可以滅盡那惡者一切的火箭; 並戴上救恩的頭盔,拿着聖靈的寶劍,就是神的道; 靠着聖靈,隨時多方禱告祈求;並要在此警醒不倦,為眾聖徒祈求, (以弗所書 6:14-18 和合本)

最近聽到小孩同學的家長因為生病,到處求神拜佛,甚至接受氣功傳氣。其實這些背後都帶著邪靈的綑鎖,不可接觸。耶穌說這是「另帶了七個比自己更惡的鬼來,都進去住在那裏。那人末後的景況比先前更不好了」(馬太福音 12:45)。求主幫助我們,謹慎的分辯,更多的讓神的話語住在心裡,也求親愛的聖靈隨時帶領,阿們。

2023年12月25日 星期一

藉着重生的洗和聖靈的更新

他便救了我們;並不是因我們自己所行的義,乃是照他的憐憫,藉着重生的洗和聖靈的更新。 (提多書 3:5 和合本)

在職場上,基督徒的招牌唯有「活出來」才是好的,但想活出來真的不容易,因為往往落入靠己的迷思。願主幫助我們,時常來到祂面前傾心吐意,時常被聖靈更新,阿們。

2023年12月24日 星期日

主日講道筆記 何建榮牧師主講

到了第六個月,天使加百列奉神的差遣往加利利的一座城去(這城名叫拿撒勒),到一個童女那裏,是已經許配大衛家的一個人,名叫約瑟。童女的名字叫馬利亞;天使進去,對她說:「蒙大恩的女子,我問你安,主和你同在了!」馬利亞因這話就很驚慌,又反覆思想這樣問安是甚麼意思。天使對她說:「馬利亞,不要怕!你在神面前已經蒙恩了。你要懷孕生子,可以給他起名叫耶穌。他要為大,稱為至高者的兒子;主神要把他祖大衛的位給他。他要作雅各家的王,直到永遠;他的國也沒有窮盡。」馬利亞對天使說:「我沒有出嫁,怎麼有這事呢?」天使回答說:「聖靈要臨到你身上,至高者的能力要蔭庇你,因此所要生的聖者必稱為神的兒子 (或譯:所要生的,必稱為聖,稱為神的兒子)。況且你的親戚伊利莎白,在年老的時候也懷了男胎,就是那素來稱為不生育的,現在有孕六個月了。因為,出於神的話,沒有一句不帶能力的。」馬利亞說:「我是主的使女,情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天使就離開她去了。
(路加福音 1:26-38 和合本)

沒有耶穌的耶誕城?

路26-28 蒙大恩的女子

瑪拉基1:1-2 你在行事上愛我們呢?
感覺不到上帝的愛?
其實神一直愛我們

你生命的盼望是什麼呢?
永恆的盼望在耶穌

馬利亞原意是「苦」
聖經𥚃卻無她的埋怨而只有讚美
她,將不明白的事情反複思想
但人生原本很多事情沒有答案
約伯的故事
亞伯拉罕獻以撒

生命需要的不是答案
但求步走在主的路上

瑪利亞總是返複思想上帝的話語
馬利亞說:「我是主的使女,情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天使就離開她去了。
(路加福音 1:38 和合本)
上帝樂意看到我們一顆順服的心
使用我們平凡的人成就上帝不平凡的事

世界在等待的門徒
向世人活出愛的教會

上帝的愛從來沒有離開過

2023年12月23日 星期六

可見,從此以後,你不是奴僕,乃是兒子了;既是兒子,就靠著神為後嗣

加4:7 可見,從此以後,你不是奴僕,乃是兒子了;既是兒子,就靠著神為後嗣。

雖然我高三就受洗,但直到念研究所時,才真的開始持續參與教會。每個人的信仰都有高低起伏,甚至有可能會有一大段冷落、背離的時刻。但我們不放棄為背離的人禱告,也不放棄自己。求主保守我們身邊原本有教會生活,但因故離開教會的人可以回轉。離開教會不會是別人的損失,這損失只會是自己與基督之間,因為這人自己放棄神兒子的權柄,甘為奴僕。願主幫助我們的心,阿門。

2023年12月22日 星期五

與他兒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一同得分

神是信實的,你們原是被他所召,好與他兒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一同得分。(哥林多前書 1:9 和合本)

「一同得分」原意是「共享團契」,我們每個人都是教會的一份子,連於元首基督。每個人的恩賜不同,為了要彼此建造,成為合一的教會。願你我常在主合一的團契裡,阿們。

2023年12月21日 星期四

這奧祕如今顯明出來

惟有神能照我所傳的福音和所講的耶穌基督,並照永古隱藏不言的奧祕,堅固你們的心。 這奧祕如今顯明出來,而且按着永生神的命,藉眾先知的書指示萬國的民,使他們信服真道。 (羅馬書 16:25-26 和合本)

使徒腓力向拿但業傳福音時說:「摩西在律法上所寫的和眾先知所記的那一位,我們遇見了,就是約瑟的兒子拿撒勒人耶穌。」 (約翰福音 1:45 ),初代教會的使徒在黑暗之中看見了大光,是永遠的光,直照到今世與永遠。聖誕節期,願我們都有機會向人介紹這永遠的光,使人信服真道,阿們。

2023年12月20日 星期三

主與他們同在,信而歸主的人就很多了

主與他們同在,信而歸主的人就很多了。 (使徒行傳 11:21 和合本)

基督徒是小基督的意思,人們透過基督徒來認識耶穌基督。願我們持續倚靠主,不要笨到想靠自己,也不要傻到以宗教儀式來裝扮信徒的身份。最重要的是時常有基督的同在,阿們。

2023年12月19日 星期二

奴僕不能永遠住在家裏;兒子是永遠住在家裏

奴僕不能永遠住在家裏;兒子是永遠住在家裏。 所以天父的兒子若叫你們自由,你們就真自由了。 (約翰福音 8:35-36 和合本)

這世界有許多誘惑看似美好,其實是包著糖衣的毒藥,然而,人們實在難以分辨其中真假。基督徒已經是光明之子、是屬神的兒女,我們若不時常來到主前、不聽聖靈的話、不常靈修禱告,一樣會被這世界的誘惑所騙。願你我能時常順服在主前,逃避一切的誘惑,在主裡得著屬神子民的自由,阿門。

2023年12月18日 星期一

你們要時時警醒,常常祈求,使你們能逃避這一切要來的事,得以站立在人子面前

你們要時時警醒,常常祈求,使你們能逃避這一切要來的事,得以站立在人子面前。 (路加福音 21:36 和合本)

「使你們能逃避這一切要來的事」,原文的「能逃避」,比較好的翻譯是「得勝、逃避」,因此呂振中譯本的翻譯為:你們要時刻覺醒,時常祈禱,使你們得勝,能逃避這一切要來的事,得以站在人子面前。

我們如何能夠在逃避時得勝?如果我們所逃向的目標是保護我們的主,我們就在得勝的裡面,而其中的祕訣就是「要時時警醒,常常祈求」。願我們常在主裡面警醒、祈求,逃離世界一切的惡事,使得我們靠祂過得勝有餘的人生。

2023年12月17日 星期日

主日講道:為光作見證

 

為光作見證


-- 許宏志

l   弟兄姊妹平安,我們打開聖經,翻到今天的主題經文:約1.6-81.19-28

1:6 有一個人,是從神那裡差來的,名叫約翰。

1:7 這人來,為要作見證,就是為光作見證,叫眾人因他可以信。

1:8 他不是那光,乃是要為光作見證。

 

1:19 約翰所作的見證記在下面:猶太人從耶路撒冷差祭司和利未人到約翰那裡,問他說:你是誰﹖

1:20 他就明說,並不隱瞞,明說:我不是基督。

1:21 他們又問他說:這樣,你是誰呢﹖是以利亞嗎﹖他說:我不是。是那先知嗎﹖他回答說:不是。

1:22 於是他們說:你到底是誰,叫我們好回覆差我們來的人。你自己說,你是誰﹖

1:23 他說:我就是那在曠野有人聲喊著說:修直主的道路,正如先知以賽亞所說的。

1:24 那些人是法利賽人差來的(或作:那差來的是法利賽人);

1:25 他們就問他說:你既不是基督,不是以利亞,也不是那先知,為什麼施洗呢﹖

1:26 約翰回答說:我是用水施洗,但有一位站在你們中間,是你們不認識的,

1:27 就是那在我以後來的,我給他解鞋帶也不配。

1:28 這是在約但河外伯大尼(有古卷:伯大巴喇),約翰施洗的地方作的見證。

l   我們先一起禱告

前言

l   為人父母,常聽到小孩問我:誰誰誰是好人嗎?還是壞人呢?我對這樣的問題都會猶豫一下,因為人生的經歷讓我們知道沒有誰是完全的好人、或是壞人。最近幾年我們看到戰事頻繁,烏俄之間、以巴之間,我家小孩一樣問我到底哪邊是好的?哪邊是壞的?真的很難解釋。

l   英國知名推理小說家「卻斯特頓」Gilbert K. Chesterton曾說過一句話:人類兩千多年的歷史只能證實一條基督教信仰,就是人的原罪 Original sin is the only doctrine that's been empirically validated by 2,000 years of human history. 這世界上的每個國家,都說自己好,都說他們是正義之師,但我們知道戰爭是殘酷的,交戰兩方都屠殺許多的生命,其實都作了上帝不喜悅的事。以世界的標準難說好壞,但無論如何,殘害上帝所創造的人都是壞的。

l   也許人們一開始都想做好,但漸漸的卻越做越錯,從個人之間的錯、擴大到國與國之間的錯,就看到不斷的有戰事發生。本來都想成為光明之子,最後卻都行在黑暗裡。到底,人們又該如何走在基督的光裡,不走向罪惡的黑暗裡呢?

l   透過今天的主題經文,我們一同來了解:如何才可能走在上帝的光裡,如何能用生命為光作見證?首先看到約翰福音第一章第6節:

從神那裡差來的

1:6 有一個人,是從神那裡差來的,名叫約翰。

l   我們等等也來看這段經文在「呂振中譯本」的翻譯。首先簡單介紹一下「呂振中譯本」。這譯本是呂振中一人所翻,是相當貼近原文的翻譯,但也因為太貼近原文,用中文念起來會怪怪的。所以在華語世界裡,中文和合本辭句優美,雖然翻譯有些許偏差,百年下來仍是屹立不搖;但和合本問題也出在重視辭句優美,有些經文無法翻譯出原文真正要表達的意思。呂振中譯本的好處是:可以不用懂聖經的原文,透過呂振中譯本就能更貼近去了解原文想表達的。回頭來看約1:6,呂振中譯本這段經文的翻譯是:

有一個人、是由上帝差遣來的;他名叫約翰。

 

l   從神那裡「差」來的,這個「差」,呂振中的翻譯很貼切,翻譯為差遣。強調施洗約翰奉上帝的差遣。我們一起來看新約聖經中,其他用到ἀπεσταλμένος 差遣」這個字的幾處經文

n   耶穌就打發兩個門徒(11.1) (去牽驢駒) (準備主光榮進聖城的坐騎),這裡和合本為了辭句順暢,差遣改翻譯為打發。

n   天使加百列奉神的差遣往加利利的一座城去,這城名叫拿撒勒(   1:26)

n   我們看到原文用到ἀπεσταλμένος 差遣這個字時,都是上帝或耶穌是主詞,差遣某人去做某事。耶穌差遣門徒去牽驢來當祂進聖城的坐騎、上帝差遣天使往拿撒勒去找處女馬利亞。你對奉上帝差遣的定義是什麼?這裡看到幾處重點都在為主預備,我們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事情為主預備,只要是從上帝而來的呼召,都可以是奉差遣

n   教會裡有牧師講道、有人打掃廁所,哪個事情是奉差遣?哪個比較重要?你覺得呢?你覺得牽驢的事情重不重要?其實,只要主詞是上帝、是耶穌、是聖靈,上帝、耶穌、聖靈透過我們做的事情,都是奉差遣,都重要!因為都是在地上為上帝服事祂的子民、為敬拜上帝所作的預備。

l   是從神那裡

n   我們同時也注意到施洗約翰是從神那裏差來的,相對於耶穌太初有道」的那個道,耶穌是自有永有,不是被差遣的,因為耶穌就是神,(1:1)道就是神」。耶穌自己差自己,而施洗約翰是奉差遣

n   我們奉差遣,很重要,但不要驕傲:我們跟施洗約翰一樣,都是從神而出。我們奉神差遣,永遠要記得只有耶穌是自有永有,我們做再大再多的事工都只是奉差遣,是耶穌給我們的職分與恩典奉差遣的事情都很重要,但我們的心永遠不要驕傲。我們容易忘記自己所做的事工是從神而來,人的血氣、驕傲的心會使我們不小心把自己放在首位。因此,要時常來到主面前,調整自己的心思意念,提醒自己是奉上帝差遣的身分。

l   名叫約翰(1:6有一個人,是從神那裡差來的,名叫約翰),我們再來看施洗約翰

n   約翰這名字的原意是「上帝是恩惠的給予者」Jehovah is the gracious giver. 為了認識施洗約翰,我們一起來看他出生的故事在路1:13-17

1:13 天使對他說:撒迦利亞,不要害怕,因為你的祈禱已經被聽見了。你的妻子以利沙伯要給你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約翰

1:14 你必歡喜快樂;有許多人因他出世,也必喜樂

1:15 他在主面前將要為大,淡酒濃酒都不喝,從母腹裡就被聖靈充滿了

1:16 他要使許多以色列人回轉,歸於主他們的神

1:17 他必有以利亞的心志能力,行在主的前面,叫為父的心轉向兒女,叫悖逆的人轉從義人的智慧,又為主預備合用的百姓。

n   上帝是恩惠的給予者:恩惠是上帝給的,不是施洗約翰給的。上帝透過施洗約翰來為主開路,讓人們透過他獲得預備,預備成為耶穌合用的百姓。這些人透過約翰認識耶穌、得著上帝的恩惠。施洗約翰一生人如其名,他永遠銘記在心自己只是奉差遣的角色,他說:主必興旺、我必衰微( 3:30)

        我們注意到,這段經文清楚說明了約翰所奉的差遣:為使百姓回轉歸主、為主預備合用的百姓。他怎麼做呢?我們一同透過今天的經文來了解:

為光作見證

1:7-8 這人來,為要作見證,就是為光作見證,叫眾人因他可以信。他不是那光,乃是要為光作見證。

回想多年前在新竹,陪同妻子去他朋友的教會參加受洗禮拜。那天有幾位肢體受洗。教會安排每位受洗的肢體都要講一段簡短的信主見證。我印象很深有位弟兄,他上去做見證,大概這樣說:

我今天會受洗,因為我是個好人,還有,帶我認識信仰的某某弟兄,也是個好人。我因為他是個好人,我覺得這信仰很好,所以我就受洗了。

當時聽到這人作的見證時,真希望有多啦A夢的時光機,回到他還沒受洗前的時間,請他不要受洗。各位覺得,這位老兄的受洗見證哪裡有問題?還是沒有問題?我們身為基督徒,應該都聽過人作見證。到底怎樣的見證才是好的見證?

l   「見證」這個字的原文,在新約出現37處,使徒約翰寫的書信包含其中的30處,而光約翰福音就佔了14,可以看見使徒約翰特別強調做見證的重要性。

在約翰福音中描述的施洗約翰,點出了作見證的重點叫眾人因他可以信(1:7b),如果我們作見證,內容沒有使人更加信靠耶穌基督,那個見證就有問題。我們也當隨時預備好為主作見證,至於如何作見證?可以透過施洗約翰的見證內容為範本。我們一起來看今天的另一段主題經文,看到約翰福音第一章19-28節,我們一起來讀,先來讀19-22

1:19 約翰所作的見證記在下面:猶太人從耶路撒冷差祭司和利未人到約翰那裡,問他說:你是誰﹖

1:20 他就明說,並不隱瞞,明說:我不是基督

1:21 他們又問他說:這樣,你是誰呢﹖是以利亞嗎﹖他說:我不是。是那先知嗎﹖他回答說:不是。

1:22 於是他們說:你到底是誰,叫我們好回覆差我們來的人。你自己說,你是誰﹖

l   約翰福音一章20節的呂振中譯本這樣翻:「約翰承認而不否認;他承認說:我不是上帝所膏立者基督」。呂振中直接把「基督」的原意翻譯出來,基督就是指那位彌賽亞、那位上帝所膏立者。

l   猶太宗教領袖繼續追問施洗約翰,看到約1:21這樣,你是誰呢﹖是以利亞嗎﹖他說:我不是。是那先知嗎﹖他回答說:不是。

n   我們看到宗教領袖問他是以利亞嗎?是那先知嗎?他們會問施洗約翰是否是以利亞,因為根據聖經瑪拉基書,是最後一卷先知書,也是舊約聖經最後一卷書,這樣說:

 

3:1 萬軍之耶和華說: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我前面預備道路。你們所尋求的主必忽然進入他的殿;立約的使者,就是你們所仰慕的,快要來到。

4:5 看哪,耶和華大而可畏之日未到以前,我必差遣先知以利亞到你們那裡去

 

對當時的猶太人而言,舊約就是所有的聖經。瑪拉基書以後,約有五百年不再有先知預言(這段時期通稱為兩約之間)因此瑪拉基書所寫的預言就格外的重要。所以,熟讀聖經的宗教領袖們,想知道施洗約翰是否是瑪拉基所描述,那位為彌賽亞做預備的以利亞?但施洗約翰直截了當的說:我不是。

n   那先知:接著,宗教領袖問施洗約翰:是那先知嗎﹖誰是「那先知」?這是根據摩西說過的一段話,記載在申18:15 耶和華─你的神要從你們弟兄中間給你興起一位先知像我,你們要聽從他。因此,猶太人相信摩西所說的那一位像他的先知,就是彌賽亞。當時猶太人身處羅馬帝國的統治,非常期待「那先知」、「受膏者」,也就是彌賽亞的出現,成為政治上的領袖,帶領他們脫離羅馬的統治。因此,不時就有號稱彌賽亞的人出現。當時的猶太宗教領袖(祭司與利未人)就有責任來確認施洗約翰是否為彌賽亞?還是興風作浪的假貨?但施洗約翰說他不是瑪拉基書所指的以利亞、也不是「那先知」。

l   我們繼續來讀約1:23-28

1:23 他說:我就是那在曠野有人聲喊著說:修直主的道路,正如先知以賽亞所說的

1:24 那些人是法利賽人差來的;

1:25 他們就問他說:你既不是基督,不是以利亞,也不是那先知,為什麼施洗呢

1:26 約翰回答說:我是用水施洗,但有一位站在你們中間,是你們不認識的

1:27就是那在我以後來的,我給他解鞋帶也不配

1:28 這是在約但河外伯大尼,約翰施洗的地方作的見證。

 

l   看到約1:23 ,他說:我就是那在曠野有人聲喊著說:修直主的道路,正如先知以賽亞所說的。其實,宗教領袖在意的是權柄問題,就問他:1:25 …你既不是基督,不是以利亞,也不是那先知,為什麼施洗呢(你憑什麼?)

n   假如他是受膏者,也就是基督、是那先知、是彌賽亞,那麼他為人施洗是有根據的。根據以賽亞書所描述的彌賽亞52:15他必洗淨許多國民;君王要向他閉口。因所未曾傳與他們的,他們必看見;未曾聽見的,他們要明白。

n   當時如果外邦人想改信猶太教,猶太人就替他們施行洗禮,猶太人本身不用,因為猶太人相信他們自己一出生就是神的子民但施洗約翰施洗的對象卻是猶太人,而非外邦人,所以這樣的施洗行為更讓宗教領袖們感到困惑。

l   接著來看到約1:26 約翰回答說:我是用水施洗,但有一位站在你們中間,是你們不認識的。我們來參考平行經文,在可 1:8「我是用水給你們施洗,他卻要用聖靈給你們施洗」。

n   約翰自己強調,那位將要來的基督,是他們不認識的,卻已經站在他們中間,他要用聖靈幫他們施洗。約翰的洗禮是悔改的洗,讓這些本該跟隨神,卻沒有跟隨神的猶太子民受洗,受悔改的洗。但這樣的洗,約翰表示不夠,不能僅止於悔改,人的悔改是不足的,因為沒有人能靠自己打心裡悔改,必須靠神、靠耶穌、靠聖靈;因此必須受基督的洗,是聖靈的洗。

l   繼續看到約1:27 就是那在我以後來的,我給他解鞋帶也不配

n   猶太人進入室內需脫鞋,客人透過家僕來解鞋帶、脫鞋。因此,約翰謙卑地說他連當耶穌的僕人都不配奉差遣很重要,但他謙卑、不驕傲

l   我們從約1:19-28、以及相關的平行經文,來看施洗約翰所作的見證,從中了解一個好的見證有幾個不可或缺的元素

1.      見證內容應真實無偽 (參考約1:20 他就明說,並不隱瞞,明說:我不是基督。)

2.      見證者應清楚所奉的差遣(1:23a 他說:我就是那在曠野有人聲喊著說:修直主的道路…)

3.      見證內容應符合聖經(1:23b 正如先知以賽亞所說的。)

4.      見證的心態應是為了榮耀基督、並且謙卑自己(1:26-27 約翰回答說:我給他解鞋帶也不配)

l   再回到約1:7-8,這人來,為要作見證,就是為光作見證,叫眾人因他可以信。他不是那光,乃是要為光作見證

n   「光」這個字,在這裡是隱喻的用法,特別是針對「基督」本身的常用隱喻法,因為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是帶領我們脫離黑暗權勢、進入光明的主。因此,常以「光」隱喻耶穌。我們看幾個例子:

4:16 那坐在黑暗裡的百姓看見了大光;坐在死蔭之地的人有光發現照著他們。

彼前2:9 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這些經句,都是用「光」來隱喻耶穌基督。

n   使徒約翰更是常用「光」來隱喻耶穌基督,在新約裡最多使用。約翰福音23聖經直接用「光」來表示耶穌基督,比方:

8:12 耶穌又對眾人說: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

9:5 我在世上的時候,是世上的光

12:36a 你們應當趁著有光,信從這光使你們成為光明之子

l   光明之子必然信從這光,也就是耶穌基督,然而不信耶穌的人如何呢?使徒約翰這樣說:

3:19 光來到世間,世人因自己的行為是惡的,不愛光,倒愛黑暗,定他們的罪就是在此。

3:20 作惡的便恨光,並不來就光恐怕他的行為受責備

l   抱歉,接下來要連名帶姓的提到一位諷刺的人物,我們講道通常不這麼做,因為相信人都有悔改的可能性。但大名鼎鼎的"神學家"巴特 Karl Barth,他一直與秘書搞婚外情,但不悔改。他寫的神學論述至今仍被許多人推崇,卻到死前還沉溺於罪中之樂。他曾說過:不在基督十字架光照下,就不能認識罪。很會說,說的也對,不是嗎?但他不能阿門!因為他長期活在黑暗裡,並且為他的黑暗行為辯駁。他雖然寫了萬言神學論述,卻沒有活在基督的光裡,我不認為他的論述值得看,也最好不要看,可能是包著糖衣的毒藥

初代教會的教父,奠定三位一體神論的拿先斯的貴格利Gregory of Nazianzus)曾說:「對於不潔的人來說,想要抓住聖潔的東西是危險的,就像畏光的眼睛看向太陽一樣危險。」

耶穌親口對我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世人一切的罪和一切褻瀆的話都可得赦免;凡褻瀆聖靈的,卻永不得赦免,乃要擔當永遠的罪。」(3:28-39)

耶穌說了重話,不是嗎?我們受主的差遣、為主作見證、為光作見證,必須注意自己是否在基督裡?是否在光裡?否則我們的見證是有問題的,是有毒的,是包著糖衣的毒藥。我們必須順從聖靈,在光裡,才能為光作見證

l   我們看到許多一生在光裡為光做見證的人,就如施洗約翰、約翰福音的作者使徒約翰、近代的如宣教士戴德生、作家杏林子劉俠等等。這些人一生在主的光裡為主耶穌的光做見證,我們要好好學習,以他們為榜樣。

l   回到今天經文的主角,施洗約翰。聖經也記錄了施洗約翰為主作見證的果效,一起來看到10:40-42

 

耶穌又往約但河外去,到了約翰起初施洗的地方,就住在那裡。有許多人來到他那裡。他們說:約翰一件神蹟沒有行過,但約翰指著這人所說的一切話都是真的。在那裡,信耶穌的人就多了。

 

n   我們必須知道,當我們為主作見證,可能沒有什麼特別恩賜、過程可能沒任何神蹟奇事,我們也沒什麼神學基礎,就如今天看到的施洗約翰「一件神蹟沒有行過」。但只要傳講的內容是「指向耶穌」、並且「都是真的」,生命也「常在主的光裡面」,就可能吸引人來歸向主。因為傳福音的果效是靠耶穌,不是靠我們的能力,但我們必須在光裡面見證光

最後,我們來為今天的主題做個結論:

結論

1.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神的差遣

有一位一生在中國傈(ㄌㄧˋ)僳族見證主的宣教士楊宓貴靈,她曾說「不是神沒有呼召,而是人沒有回應」。我們不一定是宣教士,但我們都應該要奉差遣,可以奉差遣掃廁所,也可以奉差遣當個程式設計師。如果你一生至今,還不知神對你的差遣是什麼?或者說,你不認為你手所作的是從神而來的差遣,建議可以花一些時間來到主前尋求、確認,清楚自己所奉的差遣為何

2.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為基督作見證。我們手邊可以準備幾個內容不超5分鐘的見證,也養成習慣多作見證,基督徒的生命當然、也應該要有見證。更要注意的是:是否活在基督的光裡面,才真的能為光作見證

3.      我們所作的見證內容,要把握幾個原則:應該要真實無偽、應該要先清楚自己的差遣、內容應符合聖經的教導

4.      最重要的是,內容應榮耀基督、謙卑自己

 

我們一起來唱一首回應的詩歌:【為主來夢想】

 

相片裡,兒時的模樣,記錄著年少的時光,

曾經在你我的心中,要登上月亮,要飛越太平洋,

多年後,我們都成長,告別了清澀和迷惘,

曾經在你我的心中,編織的夢想是否已遺忘。

 

人生的理想,是為主發光,

拭去了淚水使我們更堅強,

路依然漫長別失去了盼望,

痛苦時記得有主在你身旁。

為主來夢想,為主來發光,

雖然有挫折,但我不用沮喪,

主是我力量,主指引方向,

我們的日子有夢想,有燦爛的陽光。

 

我們一起來禱告:親愛的天父,謝謝你揀選我們,我們每個人在你裡面,都應該有你給我們的差遣、給我們的呼召。願你幫助我們,清楚你給我們的差遣,並且誠實無偽、謙卑的在光裡面見證光,禱告感謝是奉靠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